打破魔咒!

今日聚焦

昨天市场如期高开,且没有低走,守到了收盘的一刻,不容易。。在市场混久的朋友知道,A股有很多和节日相关的魔咒,比如节前市场总是很孱弱,另外港股经常在A股放假期间涨,并且在A股开盘前在跌回去,即便没跌,等到A股开盘也会兑现一波。总之就和瘟神一样。。

但这一次,上述几种情形均未发生,昨天恒生不仅没有被拖下水,在一顿辗转反侧后,最终竟继续收红,惊现十连阳。。

相比之下,内资主导的A股还是稍显犹豫,上市的港股ETF多数还是折价的,和此前纳指和日经场内的大幅溢价形成了鲜明对比。。从AH溢价指数也能看出,近期A股明显跑输港股。

恒生AH溢价指数

冷漠—嘲讽—怀疑—尝试—疯狂。这是国内投资者常见的心理转变过程,可以理解成一个疑心重且闷骚慢热的人,前期往往打不开心门,可一旦释放,便是洪水猛兽般的热情,挡都挡不住的那种。。如今A股大概在嘲讽往怀疑切换的阶段。

昨天市场我还留意到一个现象,就是ST板块独自大跌,对市场整体的情绪和小微盘股都没有产生影响,证明现在市场接受了优胜劣汰的模式,不再是二极管的思维,这是好事。

ST板块独自大跌

总之当前市场的整体节奏还是不错的,无论什么持仓风格多少都能保持回血状态,希望这波趋势可以多延续,并且早些切换至加血模式。

下面进入点睛行业复盘时间:

1、恒生互联:ETF狂涨8.5%,如果场内折价修复,刚好能涨停。。不到一个月,指数底部上涨近30%,形态趋势和情绪不可同日而语,无论出于何种原因,外资对中国资产的转向已是事实,更重要的是,上涨本身会改变很多事情。

2、医药:难得涨幅居前,几个因素,外资层面跟着恒生医药涨,行业本身就是外资偏爱的老白马;内资层面有合成生物的产业刺激和国际疫情的催化,且业绩雷落地;但最重要的,还是之前跌的充分位置低,创新和复苏属性重,风偏起来弹性大。

3、消费:加仓之后表现超预期,小烫手。。白酒Q1彰显业绩韧性,且潜在分红率依然有提升空间;家电高股息+出海+以旧换新,已经走出主升浪;农业猪周期酝酿+转基因商业化。

4、新能源:美国放宽对来自中国的原材料限制,终于认清了一个现实,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很难离开中国供应链。

5、科技:表现依然偏弱,纳指跟不上,恒科也带不动。。Q1业绩整体挺好,产业逻辑和政策环境也摆在那里,但内资的风格歧视和胆小心理依然存在,这块别人帮不上,看何时摆脱心魔。。

6、大金融:地产链高开低走,短期刺激和长期趋势市场心理明镜的,像样的反弹要等等数据拐点;银行逆势收绿,成全你我他。。

收益对比

定投思考:最近市场温度回升很快,组合在短暂跑输有大力哥护体的沪深300后,近期也终于再度探出一个身位。其实多数基金组合都会选取偏股基金指数去对比,一方面基金比基金本身更合理,另外指数在弱市中确实不易跑赢。。

点睛作为一个重赔率的定投组合,整体的结构是成长为主价值为辅,在前期市场防御思维过重的影响下,吃了点风格的亏,但基于定投的资金流投入模式,整体影响可控,且由于组合布局,期间也有部分方向有结构性止盈调仓的机会。

我们之前说过,持仓结构更多是结果,不是目的,底层都是基于三好原则,这也是为什么我并不担心部分暂时陷入泥淖的持仓,正如曾经令人头痛的恒科如今已经开始贡献收益。市场总是处在千变万化之中,明晰自己的收益归因、底层逻辑和保护机制,之后等待属于自己的风就好了。

我继续实盘持有且每周跟投组合,看样子这周有机会回到1.5倍,甚至是1倍标准哦。

热点新闻

1、八部门印发《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》。到2025年末,全国ICU床位达到15张/10万人,可转换ICU床位达到10张/10万人。此外,到2027年也有明确目标。老龄化的背景下,ICU等医疗服务资源加速扩容是大势所趋,医药的相关配套产业会持续受益于此。

2、深圳分区优化住房限购政策。假期酝酿的政策出来了,这次是分区释放政策,估计是想看看效果,后面可能根据成交量变化继续调整。以地产目前的情况,逐步放开限购政策,甚至在供需两端的加大刺激,已是大势所趋。💸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