跌停潮。。

今日聚焦

昨天市场是休养生息的一天,成交额回落至万亿以下,外资小幅流出,恒指也停下了连续上攻的脚步,画面定格在了十连阳。

外资作为此轮行情的中军,歇脚后市场自然就没劲了,内资一时半会还是指望不上的,节前犯傻,节后卖呆,可以说毫无参与感,也就能围绕题材打打野了,比如最近的合成生物和低空经济。

在趋势性行情中,多数内资往往扮演火上浇油或者说锦上添花的角色,罕有雪中送炭,说白了就是只有当趋势明确形成,甚至到了中后段了,才如梦初醒般的加入其中。开玩笑讲,就是不到理论接盘区域绝不轻易出手。。没办法,市场生态一直就是如此,只能期待后边多一些耐心资本吧。

事实上,未来的A股环境,对于过往游刃有余的炒作资本来说,也在不断提高生存难度。在国九条之后,村里倡导分红回购、增加上市难度同时面对小垃圾应退尽退,引导市场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风格。

从结果看,已经产生一些效果,最直观就是ST板块的表现。财报季后,部分ST公司相继退市,指数在各种冲击下连续杀跌并创出新低,即便在某些弱市氛围中,也失去了过往的妖气。

ST板块

昨天板块更是出现跌停潮,超过50家公司跌停,几乎贡献了当天全部的跌停。很多创业板的ST公司,都是照着20cm的幅度向下砸,现在想想也算明白了放开涨跌幅的意义,这样就能更快的跌完。。

目前A股还有5300多家公司,数量依然很多,相信还有不少潜在仙股混杂在其中,相应的,也必然有很多优秀的公司。未来的生态,审美的眼光将变得更为重要,可以试着用买房买车的挑剔标准去选股,再不济,至少拿出买家电时货比三家的态度。。

下面和大家聊聊5月的机构金股,先说结果,重合度超过4家的公司包括:青岛啤酒6、金山办公6、比亚迪6、中国海油5、宁德时代5、浪潮信息5、中际旭创4、新易盛4。金股重合度较高的方向集中在食品饮料、汽车、中字头、以及Ai相关产业。

整体复盘机构的5月金股策略,可以清晰的发现,随着年报、季报落地,机构开始基于业绩的变化积极博弈布局,向基本面更清晰的方向倾斜,比如Q1利润环比提升明显的医药、电子、消费、军工等方向,机构的关注度就比较高。

展望后市,机构普遍认为5月成长方向占优。其中,比较重要的催化是"新质生产力",不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(新能源、电子信息、低空经济等),还是未来产业(AI、机器人等),以及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数字经济,都会有相应政策落地,促进相关产业发展。

而就市场层面来看,随着业绩披露结束,港股强势回暖,外资回流A股,市场风偏修复,机构有可能会寻找弹性更大的方向。那么基于产业趋势的赛道投资有望重新活跃,此前受压制的成长风格有望困境反转。

这份对于成长的偏爱,从5月金股清单也能看出一些端倪,部分机构做出了战略调整,从高股息、资源股、中字头等板块向成长股、白马股倾斜。

每月金股的每个股票都是手动肝出来的,整理起来确实很费功夫,所以大伙多多点赞&在看鼓励下,对你们而言是随手一点,对我们来说则是无可取代的精神食粮。

最后是点睛行业复盘时间:

1、白酒:大摩上调五粮液和泸州目标价,前者空间近20%。都以为白酒与地产景气度密切,结果季报出炉依然逆周期稳健增长,再次彰显经营韧性和"藏"利润的能力。

2、军工:曾经角落中的小透明,开始异军突起。最近故事确实多,产业层面有低空经济和军工信息化;估值层面有集团并购整合预期和中特估;业绩层面在造船周期推动下也可圈可点。

3、医药:在ICU床位扩容意见带动下,医疗器械和设备表现活跃。嗯,大A作为ICU常住人口,为该意见出台做出了切实的贡献。。医药是政策驱动的行业,过去几年都是向下用力,最近感受到些许关怀。

4、新能源:光伏和风电Q1利润环比显著提升,虽然同比还在触底中,但困境反转的态势已经初步显现,供给侧在充分内卷下或接近出清。另,宁王又被外资上调评级了。

5、恒科:在恒指十连阳后,终于暂缓了脚步,外资这一波的仓位回补十分迅猛,估计要阶段性喘口气,后边就要看以产业资本回购和南下为代表的内资表现了。

6、科技:纳指真心带不动。。Kimi+新催化也并未形成板块效应。。如果说比价和题材这些已经无法拨动内资的心弦,那电子Q1显著企稳的基本面也要无视吗。。 💸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