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聚焦
上周五市场又走了个小A,日内参与进来的体感不会太好,但好在波动不算大,收盘来看,全市场有3600多只股票上涨,其中,近百只股票涨停,市场情绪还是可以的,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关注的小票,延续了前一日的修复态势。
不过没想到的是,盘后小票又有"利空"来袭,具体为"央妈表示,要坚决出清不具有重整价值的上市公司,大力削减"壳"资源价值”。。这条消息被广泛传播,逐步演化为央妈要动手清退一些的上市公司,甚至给人以政策就在弦上的感觉。。
但事实真是如此吗?央妈的这一段内容其实是出自近期发布的《中国金融稳定报告》中,整篇报告一百多页,涵盖了过去一年金融工作的种种变化,涉及多个部门,其中这段表述取自对证J会的工作总结。
很显然,这是一份年度总结式的报告,把这一年村里过往的重要表态拿出来再次强调下,核心还是注重强监管的延续性,对于财务造假、营收利润连续不达标,触及退市标准的上市公司,要严格按照规定应退尽退。。
本质上看监管政策方面没啥增量变化,退市的事也还是村里管,所以根本谈不上什么利空,这块可别被带了节奏。。
小票虽然村里也不是很待见,但它毕竟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市场情绪的锚,所以也不太可能直接出台这么明确的限制性利空,更何况大多数小票离触碰退市标准有很远的距离,其中不乏优质上市公司,很多市值百亿甚至千亿的优质企业,也都是一点点成长起来的。 现在A股不负责任的小作文确实太多,对市场扰动很大,这时候咱们还是得擦亮双眼,明辨是非,做出理性、客观且对自己负责的判断。
话说还有两个交易日今年就结束了,截至目前,上证、沪深300、创业板、科创50等主要指数年线都是红的,且涨幅都在10%以上,年线止住了三连跌的颓势,终归还是好事情。明年政策层面还有很多变化,期望A股也能有积极反馈。
1、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7.3%,通稿特别强调11月在去年高基数的背景下,降幅较前一个月收窄2.7个百分点。意图很明显了,说明在系列政策刺激下,企业效益在持续回暖。
产业层面看,受益于"两重两新"政策,高端装备、专用设备、家电等行业利润增长较快,此外,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增速也不错。明年这些方向仍是政策发力的核心领域,有望延续增长,带动工业企业利润进一步回暖。
2、村里发布《上市公司信披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》公开征求意见,包含暂缓披露临时报告、豁免披露临时报告、豁免披露定期报告或临时报告中有关内容。
这块主要是针对一些特殊情况的上市公司,比如某商业秘密,披露后可能引发不正当竞争,这时公司便可以申请豁免披露,但如果有关信息已经泄露,则需取消豁免、及时披露。这块主要是为了披露制度更健全,减小对市场的负面冲击。
3、贵州茅台拟30亿元至60亿元回购股票,并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。之前股王回报股东主要体现在分红方面,现在站出来回购,这个变化挺重要的,管理层现在更加重视市值管理,真金白银回购可能是最直接的办法,有能力的国企都该起到带头作用。
4、沪深交易所宣布,免收存量及增量上市公司2025年上市初费和上市年费,同时将交易单元使用费收费标准由原每个交易单元每年4.5万元下调至3万元。说白了就是为上市公司减负,印象中类似的调整有几次了,政策呵护仍在延续。
5、上周有超30家上市公司披露并购重组最新公告。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现在是真的多,市场层面反馈也很火热,长期趋势很明确,不过这里面鱼龙混杂,最终实现1+1>2的企业,才能真正走出来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