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聚焦
春节回来之后,市场开启了连涨模式,DS成为了市场寻觅已久的导火索,引爆了AH股估值修复的热情,干柴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烈火。
现在无论是内资外资,开口就和你聊中国股市要填平估值洼地,其已然成了先决条件。最近又有海外机构表示,即便恒科最近连续逼空上涨触发了技术性牛市,但指数目前的预测市盈率依然不到20倍,这显著远低于纳指的27倍,也低于自身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,即25倍。
我确认了一下数据,目前恒科的预测市盈率,25年是19倍,26年16倍,对应的PEG分别是1.2和0.95,确实不高。如果说过去被低估的原因是海外投资者的鄙视(基于海外的赚钱效应和中美科技的代差)进而带来的流动性匮乏的话,那么如今这一问题确实很大程度得到了缓解。
当前的掣肘,大概仅剩国内的经济复苏依然未出现明显信号了,不过随着各项政策的拉动,趋向是好的。
我们之前定投恒生科技时,聊到过其有两种属性,一是科技创新,大厂拥有的资源禀赋和数据基础都是其他企业不具备的,因此若AI发展起来,最受益的无出其右,所以可以理解为高风偏科技贝塔+AI彩票。目前看,这一逻辑已经完全兑现,并正在演绎。
二是顺周期消费,毕竟网购、本地、广告等都和经济息息相关,回顾过去几轮基于对复苏乐观的修复行情就能看出,恒科和消费的协同性是很强的。但这一点,从当前A股消费指数依然趴在谷底的造型就能看出,还是拖后腿的作用。
消费逻辑现在就相当于是李洛克脚上的千斤沙袋,如果有朝一日卸下,叠加科技浪潮的同步催化,走势将会更加凌厉,潜在空间也会非常大,大概就会挑战德银嘴中所说的新高了。
考虑到目前恒生互联网是点睛组合的第二大重仓,在当前的逼空趋势中就先不去追涨了,这不符合我们左侧投资的原则,当前就先耐心持有待涨,后面如果有大的震荡分化的机会,再做考量了。但假如就这么一直涨的话,那就只能基于性价比按计划逐步止盈了。。
1、昨天港股某公司大跌40%,盘中一度跌50%,日内腰斩,将此前几天的涨幅全部抹平。该公司也算是这波AI行情的受益者,前几天和比亚迪智驾扯上了关系,遂直接起飞,但昨天由于比亚迪发布会即将召开,便直接兑现埋人。。当然,也可能啥别的没公开的消息,就不猜测了。
聊它的目的就是提个醒,现在市场情绪亢奋,很多标的点火就着,赚钱看似很容易,但高波动之下亏钱也很容易。。搞单票的兄弟,尤其要打起精神,做好各种预案。
2、瑞银指出,从长远来看,预计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智慧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,并在大众市场汽车中推广这些技术,尽管其估值仅占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的10%左右。瑞银预计具有技术背景的造车新势力将是重点关注目标,因其在汽车AI开发和应用以及制造流程等方面有所布局。
瑞银是懂欲扬先抑的,这波花式吹捧给满分。。如果L3开启低价平权时代,那么电车可能会迎来相比油车驾乘体验的跃迁,会进一步加速新能车的渗透率,国外想拦也是拦不住的。考虑到国内新能车产业链布局的完善和强大的供应链能力,海外的车企已经没法打了。
3、现货黄金突破2900美元/盎司大关,续刷历史新高,在去年大涨27%的背景下,今年年内累计涨超10%。年少不知黄金香,老来才叹理财荒。。
热点新闻
1、昨天盘后国常会召开,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,其中提到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,促进"人工智能+消费"等,持续打造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。“人工智能+消费"的说法印象中还是第一次提,消费类的Ai终端,后面应该会有专项的刺激政策落地。
此外,会上还审议通过了《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》,这算是此前政策的落地,咱们扩大开放的动作越来越多,期待能吸引更多外资来华投资。
2、比亚迪高阶智驾系统发布,旗下全系产品将搭载高阶智驾,包括10万元以下、10-20万元级及20万以上车型。这真的猛,之前的智驾汽车都很贵,比亚迪的动作会推动智驾普及,提升产业渗透率,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,包括但不限于汽车电子、零部件等等。
3、万科公告称,深铁集团拟向公司提供28亿元股东借款,借款利率为年化2.34%,低于1年期LPR。深地铁全盘接管后,很快就迎来新的动作,背后有强力股东的资金支持,万科这波危机到此应该告一段落了,后面就看基本面何时转向了。
4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正在与其他国Z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,军工一直是重组的大户。。另外,昨天重庆港的控股股东与中国物流筹划国资战略整合事宜。最近并购重组变多了,市场反馈也比较积极,大伙可以关注起来。💸